發布時間:2016-11-08 15:05:32 瀏覽次數:1973
2005年以來,農業部累計冠名了146個超級稻品種,后陸續有28個品種被取消資格,目前仍有118個超級稻品種在確認范圍內。但經過10年推廣,多數種子企業表示,近幾年,農戶也不再特意區別購買的稻種是不是超級稻,頗有“不看廣告看療效”的味道。
除了農民的種植技術有待提高外,也有不少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,超級稻認定的過程存在瑕疵,目前的超級稻認定標準和程序,尚有值得改進的不合理地方。
超級稻面積約占三分之
記者從資深人士拿到的2010~2013年廣東省常規稻、雜交稻推廣面積數據顯示,2013年,廣東省常規稻推廣面積前10名的品種中,有4個品種是農業部認定的超級稻品種,分別為金農絲苗、合美占、玉香油占、桂農占,推廣面積合計約為239萬畝;雜交稻方面,推廣前10的品種中,五308、深9516、深兩5814、五豐615、天998占據前五名,推廣面積合計約為373萬畝。
進入推廣面積前十的品種中,超級稻與普通水稻在品種數量上不分伯仲。在推廣面積上,超級稻要略勝籌,同屬超級稻的常規稻及雜交稻,推廣面積合計約612萬畝,而普通水稻推廣面積僅為438萬畝。
但如果統計全省超級稻種植總面積,情況就不大樣了。華南農業大學水稻研究室主任唐湘如告訴記者,目前,廣東省內的超級稻種植面積為800萬畝左右,約占廣東水稻種植總面積的三分之。
廣東省范圍內的比例與全國的比例大致樣,據人民網報道,統計數據顯示,2014年,經農業部認定的超級稻品種的推廣面積已達到1.36億畝,約占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的30%。
認證過程被指有水分
不少種子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,在超級稻剛開始推廣的時候,農戶會因為廣告宣傳而選擇超級稻,但后來發現超級稻并沒有那么“超級”,選擇超級稻的熱情便不再那么高了。據唐湘如介紹,農民種植普通的水稻,畝地的成本大約為七八百元,種植超級稻的成本會高出大約20%。
不少業內人士表示,超級稻并不能為農民帶來高產,“90%的農戶種超級稻和普通水稻產量差不多。真正的超級稻是特殊栽培出來,農民做不到這個條件,所以是沒什么意義?!闭拷N企負責人告訴記者?!皠傞_始的時候,評上超級稻是比較難。后來,超級稻驗收是有水分的?!鼻笆稣拷N企負責人認為,在超級稻認定申請的百畝方測產驗收中,本應該隨機選取田塊進行測產,但專家組往往會選擇高產量的田塊進行。
超級稻能不能在農民的地里帶來高產,決定了其能否繼續“享有”超級稻的光圈。據統計,2005年至今,已有28個品種從超級稻名單中被剔除,其中不少是因為推廣面積在定時間達不到標準。
根據《超級稻品種確認辦法》(農辦科[2008]38號)要求,被確認為超級稻后3年內年生產應用面積高不到30萬畝的品種,將不再冠名“超級稻”。
位水稻研究所所長表示,目前的超級稻認定標準和程序,尚有值得改進的地方,“比如,超高產潛力的測定是依靠超高產的百畝示范方產確定的,大面積生產和小面積的種植,產量肯定存在差異”。